Category:

健身保養 網路分享


我健身大概七八年,從瑜伽、有氧舞蹈、飛輪、游泳到重量訓練都涉略一些,最近發現,健身近年的流行態勢,連「時尚」都要亦步亦趨地跟進,實在讓人大開眼界。但健身的歷史,其實比你想像中還「老」,從裸體練習的希臘戰士到穿鋼鐵內褲的國王,這段歷史不只荒謬,有些還有點獵奇。

跟著法老深蹲

埃及三千年的歷史裡,法老除了是統治者外,他也是太陽之子和神的化身。於是乎,他的身體既然是「神性的容器」,所以必須年輕、健康而且穩定,為了證明這件事,法老必須鍛鍊核心肌群以保持穩定站姿,轉動身體訓練側腹協調來扮演戰神,還要深蹲高舉雙手三分鐘化身「太陽王」,更要在神殿裡抬膝奔跑馬拉松;而且,更重要的是,法老運動時都必須穿戴沈重的聖袍和王冠,用以宣告眾人自己的「神性」

 

一圖看懂

石碑上的埃及法老,動作和姿勢確實是精於鍛鍊的身段。(圖/Josefina Huang提供)

分享本圖

同樣的,埃及的皇后為女神Isis的容器,她的「運動」則跟法老有所同、有所不同。比較經典的,她必須在儀式上以類似肚皮舞的扭腰並輕快地轉動骨盆,接著採一種蓮花式的盤坐同時帶著眾人詠唱,讓神性可以透過她的身體澆灌眾人。

這樣的「身體律動相等於宇宙秩序」的觀念,同樣也影響了所有埃及人。他們日常勞作、建造神殿和搬運石材,都是以「服務神」為核心,於是,既然他們有能力建造一座總重量可能超過 600 萬噸的金字塔(相當於15,000 架滿載的波音747),可見他們身體相當健壯;如果是士兵,那就更加嚴格,因為他們是聖戰士,進行高強度的全能訓練,在沙漠或河裡用肉身戰鬥,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群沒有高科技武器的特種部隊,那個身體素質不是用「好」就足以概括的。

裸體健身才是好市民

不過,相較於埃及人,你知道誰更愛鍛鍊肌肉嗎?答案是古希臘人。而且,他們不只健身,還要赤身裸體在眾人面前鍛鍊。

在古希臘城邦時代,公民都被當作戰士培養,因此健身是一種人人都要保衛國家的義務。更因此他們發明了奧林匹克競技賽,從擲鐵餅、摔角到賽跑等運動不一而足,而這些運動我們仍能從雕像中看到;他們除了提倡健康與強壯,身體更要看起來協調和平衡,因此他們的肌肉線條不是健美式的極致,而是和諧且對稱的挺拔。

 

一圖看懂

考古出土的希臘雕像。(圖/Josefina Huang提供)

分享本圖

為了這個目標,他們甚至建立了公共健身房,而且,訓練時必須要「裸體」——一絲不掛、沒有遮掩,而且連內褲都不許穿。因為身體就是靈魂的證明,赤裸裸的身體才誠實且值得尊敬,而遮掩,就是可恥;除此之外,健身房裡還有哲學思辨課,蘇格拉底可能會站在旁邊一邊看你深蹲,一邊問:「你鍛鍊這雙腿,那你有沒有鍛鍊過你的靈魂?」哈!這是不是有點荒謬?

在雅典,人們相信身體是靈魂和意志的外顯,有挺拔健壯的身體代表自律和理性,配得起參與政治和承擔公民責任,如果肌肉鬆弛或有個大大的肚腩,就不配談政治也不配去投票;而在斯巴達,健身鍛鍊更為激進,大概七歲的男孩會被送往軍營,學會赤腳長跑、搏鬥、野外求生,有沒有肌肉這件事不只是審美,更是生存問題,而且,連少女也都要鍛鍊身體,因為他們認為「母體強壯孩子才會強壯」,這些都是「國家級的優生政策」。

之後,健身這個舞台交給了羅馬人。

終極殺戮遊戲線下版

羅馬帝國之所以強盛,除了戰術靈活與軍團組織縝密,更關鍵的,是對身體的「徹底管理」與操控,人人都要學會手格鬥和武器操作,一身肌肉的存是為了入侵、征戰和殺戮,才得以征服歐陸。

一圖看懂

代表羅馬戰士力與美的雕像。(圖/Josefina Huang提供)

分享本圖

在古羅馬,健身最極致的展現無非就是角鬥士(Gladiator)了,他們通常是奴隸、戰俘與罪犯,有著堆疊著肌肉和脂肪的厚實身體,相互廝殺讓公眾觀賞,人們擠進競技場,不是來欣賞肌肉線條,而是為了看血濺沙地或殘肢斷臂。暴力讓人興奮,在死亡分出勝負的瞬間全體沸騰,勾出人類內心嗜血與懼怕的矛盾。

讚美肌肉的時代,並沒有持續太久。接下來,歐洲迎來一段漫長的黑夜:中世紀。

西羅馬帝國正式滅亡後,歐洲的秩序和城市文明全面瓦解,加上連綿的戰亂、農收驟減導致飢荒,疾病瘟疫全都一起席捲而來,人們失去了生命的盼望,這時,基督教站出來說:「唯有信仰才能拯救你們!」這是基督教掌握了至高話語權的時代。

在中世紀有人健身嗎?連飯都吃不飽了,怎麼可能想要鍛鍊?而且當時的基督教認為「身體」是罪性的根源,甚至禁錮了靈魂,所以鍛鍊身體是除了勞作以外不可能發生的事。他們更進一步宣導,肉體和慾望是拖你下地獄的包袱,要救贖靈魂,就要禁食、禁慾、苦修,應該該懺悔它壓抑它處罰它。

然而,在這個時期還是有一群人可以鍛鍊身體:騎士他們作為軍事的貴族,從小會接受馬術、長矛、劍術與近身搏鬥的等訓練,把強壯藏在鎧甲底下,成為少數上帝允許的特例。

從為了美感的鍛鍊到偷吃步

你可以說,肉體被教會鎖死了幾百年,但進入 14 世紀,黑死病在短短幾年內奪走了歐洲近三分之一的人口,所有人乃至教會神職人員都無法倖免。祈禱無法帶來食物,肉身的苦修也可能死亡,於是這個曾經堅不可摧的信仰體系開始出現裂痕,人們不再把希望全然寄託於天堂,開始重新低頭凝視人間,重新閱讀古希臘與羅馬留下的文本,挖掘出雕像與建築,驚訝地發現,身體原來在百年前被視為知識與美的結晶。

接著,藝術家們畫起裸體,雕塑家重新創建肌肉線條,科學家、醫生甚至哲學家也參與其中。文藝復興終於開始。你認識的達文西就是最好的例子,他沉迷於人體,為了知道肌肉怎麼收縮、骨頭怎麼承重,他甚至解剖超過三十具屍體,最後,他畫下「完美人體」的比例原型;而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則是充滿肌肉張力的立體演繹,連西斯汀禮拜堂創作的《創世記》,上帝、亞當甚至天使的肌肉也都線條分明,彷彿那才是天堂的靈魂容器。在這些畫布與雕像上,肌肉再一次成為美和哲理的話語,甚至上升到人性與宇宙的通道。

一圖看懂

文藝復興最具代表性的壁畫《創世記》呈現了米開朗基羅眼中的上帝,讓「肌肉」再一次成為美和哲理的話語,甚至上升到人性與宇宙的通道。(圖/Josefina Huang提供)

分享本圖

在這段時期,人的身體還不只是藝術品,更首次進入了科學與醫學的範疇。 1553年,西班牙人克里斯托寶・麥登斯寫下了史上第一本專門探討體育鍛鍊的書《健身鍛煉及其好處》; 義大利醫生Mercuriale則發表了《體操的藝術》,細緻分析古希臘羅馬的養生與鍛鍊方式。

從走路、跳舞到游泳、拳擊,甚至唱歌與釣魚都被分類為不同強度的鍛鍊法,這些書成為歐洲接下來兩個世紀的健身教科書。

但16世紀的上流人士,更會為了美感,開始在衣服裡添加了大量的填充物(bombast doublet),讓身體看起來異常壯碩,這不只是當年的男性時尚,而是一場權力的展演,是穿上身的肌肉濾鏡。

一圖看懂

當肌肉成為展示「戰力」的基礎,偷吃步的「違建」必然發生。圖為亨利八世的肖像畫。(圖/Josefina Hung 提供)

分享本圖

王者更必須藉此明示國家軍事力量和統治權威,他們會用衣服頂出一副我的國家最強盛的樣子。以亨利八世經典的肖像畫為例,他的肩膀、手臂、腰身、大腿小腿都誇張地膨脹,只差臉沒有塞進大量棉花了;他這麼做,是為了要讓臣民敬畏他的體魄,也讓敵國懼怕英國的力量。

另外,當年沒有個人廁所,為了方便大小便,男性褲子中間的設計是中空的,會用另一塊布遮擋生殖器部位。不過這塊布後來更「進化」成王公貴族炫耀「天賦異稟」的裝飾品,稱作 Codpiece——這是一個外顯的生殖器造型,裡面會填充羊毛、亞麻、絲綢,有時還會搭配皮革、羽毛或珠寶鑽飾,更華麗的版本甚至使用絲綢、蕾絲製成; Codpiece 也常用於高級訂製的盔甲設計,不但要鼓起來,還要逼真,有些甚至以鎏金或掐絲琺瑯打造,有些過大的造型甚至導致上不了馬,可以說是任性地「性權威」表現。我們今天看來可能會有點害羞,但在當時,這可是潮到最高點的男性時尚。

一圖看懂

另一種潮到最高點的男性「性時尚」——Codpiece。(圖/Josefina Huang提供)

分享本圖

超精準人體使用手冊

17與18世紀的啟蒙時代,人們秉持理性和實證精神,身體的被拆解成一套可被計算、分解、優化的系統。在軍事學校與菁英教育中,身體訓練第一次被編入必要課綱,為現代理解的健身運動鋪路。接下來,我們快轉到19世紀,歐洲各地出現了第一批體育學者,除了將健身推向更科學和標準化,還發明了器材來提升成效。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瑞典醫生古斯塔夫·詹德(Gustav Zander)。他從小體弱多病,學習體操以來增強體魄,在進入醫學院後,他發現「抗阻訓練」對身體與健康的深遠影響,除了雕塑身形,更能改善關節活動度並促進健康,於是以槓桿、皮帶、滑輪與彈簧設計出世上第一套有系統的健身器材,前後共30 幾種針對不同部位的訓練機器,並在1892年開始了由他命名的「Zander Institutes」健身中心(有點類似於今天的「物理治療診所 × 高級健身房」的結合體)。

一圖看懂

19世紀的抗阻訓練器材,可以說是當代健身房的濫觴。(圖/Josefina Huang提供)

分享本圖

一圖看懂

另一種看起來很炫的抗阻訓練器材。(圖/Josefina Huang提供)

分享本圖

1910年代左右,全球已有超過300家這樣的空間,讓人們第一次相信,靠著機械輔助,能精準鍛鍊肌肉與體態。於是乎,健身從此不再只是軍隊或體育選手的專利,而走進了醫學和復健領域之中。

看著保存下來的照片,除了鑄鐵的雕花機器美到不可思議以外,更辣眼的是人們穿著硬挺的西裝和馬甲裙撐,雖然我可以理解當時彈性布料還沒有發明,但是不是蠻荒謬的?

除了上健身房的潮流開始成形,19世紀更讓人驚訝的是,原始人飲食(Paleo diet)與冰浴減脂法就已經被提出,只是沒有酷炫的名字而已。你可以說,健身這個議題好像近年蔚為流行,但其實,我們只是在一套關於身體的歷史劇碼中重複登場。

從埃及法老的儀式,到希臘的赤裸體態,再到文藝復興畫布上的肌肉線條,甚至16世紀填滿棉花的肌肉裝束和極致的陽具外衣,最後進入工業革命後的肌肉機器訓練場,身體在不同時代,是信仰、權利或身份的延伸。

也許健身這件事,從來不只是為了健康或外表,更是關於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好的,這一段就此打住,我先去練腿,就這樣就好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誰說世界盃只能發生在足球場或籃球場?現在,健身房也有屬於自己的全球大賽。Red Bull打造的Gym Clash,是一項專屬健身房的國際團隊競賽,要選出「地表最強健身房」。比拚的不只是力量和耐力,還包括團隊默契、臨場應變與榮譽感。

台北決賽現場

9月6日,Red Bull Gym Clash台灣決賽在台北登場,來自北、中、南的八支精英隊伍齊聚。每隊由兩男兩女組成,代表各自的健身房出戰。場邊觀眾的吶喊與槓鈴落地的響聲此起彼落,全場的氣氛就像一場健身房版的世界盃。

Red Bull打造健身房世界盃Gym Clash:Tumaz Strong奪台灣冠軍,直闖雅典總決賽

賽制

比賽分成兩大關卡。Skill Block:五分鐘內挑戰挺舉(Clean & Jerk)的團隊總重量,四名隊員各自衝刺最大重量,加總分數就是成績。Power-Endurance Block:23分鐘的高強度接力,包含跑步機衝刺、同步啞鈴前蹲、波比跳、肩推等連續動作。誰能最快完成全程,誰就是冠軍。光是聽流程就讓人心跳加速,更別說場上每位選手都拼到咬牙,團隊必須在壓力下保持同步,任何一秒的失誤都可能失去勝機。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中央社〕全新綜合體能賽事Red Bull Gym Clash今天進行台灣決賽,最終由Tumaz Strong健身房贏得台灣冠軍,預計於10月2日至5日參加世界總決賽,爭奪代表最強健身房榮譽。

Red Bull Gym Clash是全球性健身競賽,這場史無前例的團隊健身大戰打破傳統個人競技模式,由兩男兩女組成隊伍,依序挑戰挺舉重量,且要在23分鐘內輪番完成跑步、啞鈴肩舉等重量項目,不僅挑戰選手體能,更考驗團隊默契、動作精準度和時間高壓下的溝通能力。

在今天舉行的台灣決賽中,吸引來自北中南的健身好手代表自家健身房參賽,最終由Tumaz Strong健身房以團隊挺舉總和410公斤,搭配27分33秒的完賽成績,從8支隊伍中脫穎而出奪冠,預計於10月2日至5日前往希臘雅典參與世界總決賽,力拚代表最強健身房榮譽。

代表健身工廠永華廠的女子選手卓家羽曾在2023年亞洲健力錦標賽締造亞洲蹲舉紀錄,甚至今年將披上台灣隊戰袍征戰世界健力錦標賽。

本身擔任藥劑師的卓家羽賽前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平常只能利用零碎時間訓練,也因此改善自己的「拖延症」,時間管理相當重要。(編輯:陳彥鈞)1140907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Tumaz Strong健身房奪冠(Red Bull提供)

〔記者吳孟儒/台北報導〕健身風氣日漸興盛,全球性健身競賽 Red Bull Gym Clash 台灣決賽進行八強對決,來自北中南的體能好手代表自家的健身房參賽。最終由Tumaz Strong健身房以團隊總和410公斤的挺舉重量,以及27分33秒的完賽總成績贏得台灣冠軍,他們將於10月2至5日前往希臘雅典參與世界總決賽,爭奪地表最強健身房的榮譽。

八強的隊伍包含時刻健身、CrossFit Matrix、健身工廠、Petra Training、力煉體適能工作室、Tumaz Strong等。各家健身房精銳盡出,由兩男兩女組成隊伍,在台灣決賽中必須依序挑戰「挺舉」重量,並且在23分鐘內輪番完成跑步,以及啞鈴肩舉、波比跳、啞鈴前蹲舉等爆發力項目,這不僅挑戰選手的體能實力,更考驗團隊默契、動作精準度和時間高壓下的溝通能力。

在台灣預賽中獲得第一名的隊伍Tumaz Strong在決賽時來勢洶洶,他們把握最後出賽及舉重競技上的優勢,儘管在兩項比賽成績上與力煉體適能工作室平手,因最終以挺舉重量項目做為判定,他們成功以410公斤的成績勝出,贏得前往雅典世界決賽的門票。

Tumaz Strong成員黃羽緁在賽後訪問表示,「因爲在台灣很少有綜合體能賽事能出國比賽,所以當初一看到Red Bull Gym Clash時就決定報名,並且以拿下冠軍為目標進行訓練!」Tumaz Strong期許自己能在世界決賽盡全力做到最好,並期盼未來台灣能有越來越多人共同參與,競爭力也會越來越強。

「很過癮!」上週剛參加完夢想盃健體賽事獲得CrossFit團體組冠軍的Ariel Kuo(郭美渝),參與Red Bull Gym Clash的賽前體驗場次,她表示「雖然很累,但能和團隊夥伴一起完成賽事真的很好玩!」;而健身創作者Peeta葛格也到場共襄盛舉,他認為「像這類混合式訓練的賽事,是能凝聚整個健身房的向心力,一起讓身體變好、有共同目標努力,是相當值得推廣的!」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Bill Maeda 是一名健身愛好者,憑藉數十年的健身經驗,這位 56 歲、至今仍保持健美肌肉線條的健身達人多年來不斷創造令人難以置信的壯舉,例如用牙齒舉起 135 磅(相當於61公斤)重量,或是進行負重、懸吊的髖關節訓練。但除了傲人的健壯身材外,他還專注於保持身體和大腦無論遇到什麼情況都能保持最佳狀態——尤其是在 2012 年戰勝三期結腸癌之後。

自從 2020 年新冠疫情封鎖期間開始在 YouTube 上傳個人健身影片以來,Bill Maeda 獲得了不少品牌品牌青睞,也讓他在檀香山擔任 PT 的健身中心吸引了更多人的關注。他或許並非網路上唯一一位身材壯碩的 50 多歲老人,但積極的態度、打破常規的鍛煉方式以及酷哥氣質,讓他在社交媒體上的追隨者高達數百萬人。

自稱「糖」癮者的他,多年來嘗試了各式各樣的飲食方式和營養補充品後,現在放開自己吃任何想吃的東西!「吃點薯片、冰淇淋什麼的都沒關係,」他說,「我相信人們應該活得精采一點,享受人生。」GQ 和 Bill Maeda 聊了他最喜歡的營養補充品、對芋頭片和杏乾的喜愛。

GQ:你的飲食習慣是怎樣的?

Bill Maeda:我認為我的飲食是正常且全面的。這麼多年來,我幾乎嘗試過你想得到(沒想到)的各種飲食,但我個人的新陳代謝快得有點不尋常。我現在 56 歲了,幸運的是,我的新陳代謝似乎和 15 歲時一樣快。正因為如此,當我嘗試低碳水化合物、生酮飲食或間歇性斷食時,我很快就體力不支。剛才我才在米飯上放上自製的鹹牛肉煎餅,它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很高,另外我還吃了半個司康,你知道,很多人會說:「哇,這可不是什麼真正的健康飲食。」對某些人來說,這也許是真的,但自從我高中畢業後,我就沒做過需要坐在辦公桌前的工作。我一直是個健身教練——這對我來說不是退而求其次的選擇。我不想讓大家誤會,但由於我獨特的新陳代謝和生活方式,我覺得我可以實行更傳統、不那麼嚴格的飲食習慣。我的身體已經習慣了只管吃,然後站起來、工作(健身和教學),這對我來說效果很好。

我相信很多人,即使到了我的年紀( 29 歲),也希望擁有這樣快速的新陳代謝。你有計算過你的宏量營養素嗎?

沒有。當我還是健美運動員時被教育餐餐要吃到飽為止,並確保自己一直都有飽足感。現在我正好相反:我吃到不餓就停下來。不像以前吃東西是為了長身體,那時所學到的就是一定吃到飽,然後每兩個小時進食一次——絕不讓自己有餓的感覺。飢餓是敵人,你會分解代謝、開始燃燒所有的肌肉。現在,這些都不對了,但那時候,我堅持:「飢餓是一件壞事,是負面的。」現在我已經不再在乎肚子餓不餓,到了我這個年紀,那已經不那麼重要了。所以現在我的想法有了變化,在如何控制營養素和宏量方面,我不奉行特定的飲食習慣,而且有了年輕健身時沒有的原則——我會一直吃到不餓而不再是吃到飽或吃到撐或覺得不舒服為止。

你最喜歡吃什麼?

多年來,我每天都會用白飯和奶油炒三個蛋——出門前我必吃這些。午餐吃得比較隨意。有時我會吃一份漢堡牛排。我的冰箱裡一定會有牛排。晚餐會出去吃,。我喜歡越南河粉。有時會去 Taco Bell。我不怎麼吃水果和蔬菜。我會盡量多吃。大約 13 年前我得了結腸癌,切除了結腸,還做了一系列化療。從那以後,蔬菜似乎就不太適合我了,不過沒關係。我不覺得這有什麼負面影響。在某種程度上,我感覺好多了。

你有沒有補充維生素或其他東西?

直到一年前,我才開始服用維生素補充劑,去年開始吃維生素D,現在正在服用鎂,感覺這些對我很有幫助。還有一種叫做 NAD(煙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一種存在於所有活細胞中的重要輔酶,參與細胞能量代謝、DNA修復和基因調控等關鍵功能)的補充劑。

你覺得這些對你有什麼幫助?

我不需要像以前那樣在下午睡午覺。有人可能想知道:我從來沒有使用過類固醇、生長激素或其他提高運動表現的藥物。現在,我會吃肌酸。在我這個年紀,比起用肌酸來增強肌肉或提高運動表現,我更關心藉此照顧我的大腦健康,如果因此獲得一些額外的運動表現,那也沒關係。

你有哪些飲食惡習?

我正在戒掉糖癮,現在時不時還是會控制不住。但我知道應該減少攝入,也正在積極嘗試減少攝入的是糖和咖啡因。我以前特別討厭冰淇淋。乳製品跟我不太搭──感覺不像以前那麼好吃了。不過,要說有什麼好吃的,那就是夏威夷的芋頭片。我不明白為什麼有人要給我薯片或其他脆脆的東西,我根本不吃。但是芋頭片——如果我面前有一袋,天哪,那真是太糟糕了。我喜歡把芋頭片和杏乾放在一起吃。是的,感覺有點怪,但有甜有鹹,還有脆脆的口感和嚼勁,對我是很棒的組合,結果我往往吃太多。

我不會對你的食物感到噁心,但這聽起來……不太好。

確實,這個組合很奇怪。但跟以前冰淇淋和零食相比,我現在吃得不多。我試過一段時間的間歇性斷食,大約一年前停了下來,因為我發現,一天的前六小時不吃東西雖然有好處,但到了下午或晚上,我卻吃了很多甜食。我覺得我的血糖會瞬間飆高。現在我發現,如果我(早上)只吃雞蛋和一些簡單的碳水化合物,再加上一些奶油,就能讓我的血糖長時間保持正常。

是的,這樣確實比較不會吃過量。

沒錯。我午餐和晚餐的選擇都很合理。以前我真的為自己能堅持到11點或12點而不吃東西而感到自豪,但後來卻因為補償心理反而吃過頭,我還攝取了更多咖啡因,因為我想從其他地方獲得能量。有人看過我的血液檢查後告訴我:「你不應該做間歇性斷食。」現在我還在努力減少咖啡因攝取,現在睡得比較多,因為除了血糖,我還有睡眠不足的困擾——如果你的身體無法獲得充足的睡眠,它就會退而求其次地從其他地方獲取能量,透過卡路里來獲取能量是很糟糕的。

你的恢復計劃是怎樣的?你每週運動幾次?

2020年,我開始在 Instagram 和 TikTok 發布我所有的健身記錄。到了2023年,我徹底崩潰了。疫情期間,大家都被困在家裡,而我持續健身。我會截取幾秒鐘的影片上傳,然後獲得大量的點擊量和粉絲。這對我來說變得有點吸引人,我開始每天都做點什麼──拚命地堅持。每天只睡四個小時,我很驚訝自己竟然沒有自殺。三年後,我的關節和身體嚴重受損,所以我對外宣布:「嘿,各位,我得改變一下我的做法了。我現在不怎麼發文了,所以我想多睡一點。」這對我來說意義重大。我也不會每天都健身,每週鍛鍊兩天,第三天進行一些非常輕鬆的訓練。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2025.09.05 16:38 臺北時間

娛樂

南韓人氣男團Super Junior成員東海,昨(4)日來台參加活動之餘,抽空前往World Gym台北民生館健身,還在社群平台分享健身日常,展現親和魅力,不料卻遭健身教練偷拍並上傳社群嘲諷,引發粉絲不滿。對此,World Gym立即發表聲明,強調已對涉事教練進行懲處。

該名李姓教練在Instagram限時動態發布東海健身身影,並附上揶揄文字:「他又來練了,如果馬東石來我比較興奮」以及「東海是誰?我只知道法海…為什麼不是光頭?」此舉迅速引發粉絲撻伐,並截圖轉貼至Threads標註World Gym官方帳號,要求回應。

20250905edi049
該名李姓教練在Instagram限時動態發布東海健身身影,並附上揶揄文字。(翻攝自Threads)

事發後,該教練在當日午後發文公開道歉,表示:「我,李XX,誠摯向東海本人道歉。不應該未經允許拍攝打擾,並以不恰當的文字於社群曝光。打擾會員運動的失禮行為,已立即刪文,並誠摯向他本人和粉絲道歉,也感謝給予指正的網友們。對不起。」

World Gym也立即發布聲明,強調高度重視所有會員的隱私與尊重,已對涉事教練進行懲處,並將加強員工教育訓練,以避免類似事件重演。

不過,不少網友認為World Gym教練偷拍會員早已不是首例,就有人曬出教練偷拍會員運動並發限時動態「公審」的照片。更誇張的是,連World Gym的社群小編也曾被抓包盜用他人照片當作自家內容發文,被發現後只說「懲處員工」,卻從不公開具體內容,對於被盜圖或被偷拍的當事人完全沒有任何道歉。更有人質疑:「難道健身房『買課配公審』嗎?」

更新時間|2025.09.05 16:38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2025年9月5日

八哥
財經八聲道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阿豪是八哥自小便認識的後生仔,今年30歲,香港出世,曾在英國工作,現居新加坡。和很多90後一樣,他們都愛開餐廳。雖然開餐廳,卻不太愛飲酒,因為怕酒精影響健康。話雖如此,阿豪偶爾也會和朋友一齊吃水煙,這不是一個容易解釋的新一代飲食習慣。
這天約了阿豪在中環Jimmy’s Kitchen吃早餐,9點鐘開 …

(節錄)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Polar開始逗弄極地循環可穿戴 在六月。像類似的健身觀察者一樣,這個想法很簡單:一個可以穿24/7的健身追踪器,但沒有各種嗡嗡聲,嗶嗶聲和警報的不斷干擾。畢竟,需要誰 其他 螢幕;

現在,該品牌正式宣布了極地循環,該循環與Hoop的不同之處在於至關重要的方式 – 它不需要每月訂閱。

與Oula Ring,Whoop和其他健身追踪器不同,Polar Loop有望提供健康,適合性和監視睡眠,而不會煩人的月費。

快速明亮的速度


認證:極性

參見:

oura ring vs.hoop:最佳體操跟踪器的比賽

Polar說,他的新跟踪器可以將標籤保持在心率,睡眠和日常活動中,同時保持手腕匿名。您可以從智能手機應用程序檢查統計信息。當然,可用功能的列表比您在基於訂閱的運動系統中發現的要少,但是有些人喜歡它們。

它是與一些競爭對手的相對較新的產品類別,但並不多。 Amazifit出來了 螺旋帶當然還有 樂隊 他們迅速證明了免費屏幕的趨勢。 也一直在移動智能戒指 在此領域,在背景中跟踪您的統計數據,同時著眼於其他事情。 Garmin還將手指浸入混合物中 Garmin索引睡眠這使睡眠部分成為一部分,而不是健身。

循環有三種顏色,包括夜黑,格雷格沙(米色)和棕色庫珀。可預訂 極地網站 $ 199.99。該公司還提供可更換的腕帶,價格為29.99美元,並以上述顏色以及海洋藍色作為第四顏色選項。

問題
智能手錶健身技術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強森日前於第82屆威尼斯影展亮相,宣傳新片《The Smashing Machine》。(圖/達志/美聯社)

好萊塢巨星兼前職業摔角選手「巨石」強森(DwayneJohnson)近期以明顯消瘦的身形亮相,只見他不再是過去標誌性的肌肉猛男,而是瘦身近60磅(約27公斤),嶄新樣貌驚呆了不少粉絲。對此,健身專家分析,巨石強森的轉變並非依靠藥物,而是來自「極度自律」的飲食與運動計畫。

《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強森日前於第82屆威尼斯影展亮相,宣傳新片《The Smashing Machine》。許多影迷對他不再保持過去標誌性的肌肉身材感到震驚,紛紛猜測是否與減重藥物有關。不過,健身專家馬克瓦納(Kunal Makwana)指出,強森的轉變更可能源於嚴格的飲食控制與特訓。

他推測,強森減去近60磅,必須仰賴「結構化的飲食計畫」,以高蛋白質、蔬菜及「精準計算份量」的複合碳水為主,確保熱量赤字同時維持肌肉量。整個過程中,「所有食物必須秤重,每一卡路里都被計算」,完全排除加工食品、零食與速食。

過去強森以激烈健身著稱,但馬克瓦納認為,這次的減重挑戰需要比以往更高層次的自律。他推測,強森每天可能進行多種訓練,包括重量訓練以維持肌肉量,並加入大量體能課程,例如有氧運動、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以及針對角色的格鬥訓練,這些都與新片角色準備息息相關。

對於外界揣測強森是否依賴減重針劑如司美格魯肽(Ozempic)或替爾泊肽(Mounjaro)等,專家直言「可能性極低」。他解釋,這些藥物的主要作用是抑制食慾,但強森每天需耗費長時間進行嚴苛訓練,根本無法承受藥物常見的副作用,例如噁心、疲倦與腸胃不適。專家最後推估,強森至少花了6個月才達成如今的身材轉變,「若減重速度更快,不僅會流失肌肉,還可能帶來長期健康風險。」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