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健康文獻 網路分享


衛福部桃園醫院自113年起承接衛福部「新南向醫衛合作與產業發展」計畫以來,積極推動我國與柬埔寨間的醫療交流與跨國合作。為深化臺灣在國際醫療領域的參與與影響力,院長楊南屏於8月10日至15日率領專業醫療團隊前往柬埔寨,執行多項醫衛交流任務,促進醫療技術輸出與雙向學習。

此次出訪,在柬埔寨參議院第二副主席狄諾顧問 H.E. OKNHA Chen Su Yueh 勛爵的協助下,由宏觀混凝土實業公司持續支持深耕當地醫療合作,更與玉山柬埔寨子行 UCB 攜手合作,於8月11日共同舉辦「臺柬國際公益活動」。活動地點選在干丹省的 New Smile of Hope Children Association 育幼院,為當地兒童與民眾提供健康檢查與基礎診療服務,並捐贈藥品及日常生活物資。

部桃用愛深耕新南向 攜手玉山宏觀傳遞健康與希望

桃園醫院醫療團隊以專業守護孩童與民眾健康,玉山 UCB 與宏觀公司則以行動提供物資支援,讓醫療援助與生活關懷並行。此次跨界合作,不僅改善當地孩童的生活品質,也在居民心中種下健康與希望的種子,服務的觸角也因各界的努力而持續擴展至更多需要的角落。

部桃用愛深耕新南向 攜手玉山宏觀傳遞健康與希望

院長楊南屏12日表示,這種結合醫療與產業力量的跨領域合作模式,充分展現臺灣人的熱情與行動力,也有效提升在柬埔寨執行人道援助的能量。醫療團隊用專業傳遞健康,企業夥伴用資源傳遞關懷,攜手展現臺灣對國際社會的善意與責任感。他強調,部桃將持續深化與柬國的醫療合作,從臨床技術交流到基層健康促進,建立更長遠而穩固的夥伴關係,讓臺灣醫療專業的影響力延伸至世界更多角落。

部桃用愛深耕新南向 攜手玉山宏觀傳遞健康與希望

楊南屏也指出,此行不僅是單次援助行動,更是持續性國際合作的一環。未來,將在既有基礎上拓展更多醫療訓練與公共衛生推廣計畫,讓柬埔寨的醫療照護品質逐步提升,同時讓雙方醫療人員都有更多互相學習與成長的機會。

更多新聞推薦

不敵暴雨雲林沿海養殖文蛤幾全軍覆沒 張麗善爭取中央從速救助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櫻桃琥珀劇照。圖片來源:櫻桃琥珀微博


進入2025年8月,炎夏高峰不僅讓人感受到氣溫攀升,也帶來命運的波動。《おでかけmoa》最新公布的12星座運勢排行榜一出爐,立刻引起熱議——由太陽入宮的「獅子座」氣場全開強勢奪冠,而平時被視為最穩定的「金牛座」竟敬陪末座,令人跌破眼鏡。

本次排行榜綜合考量「綜合運勢」與「戀愛運勢」,揭示各星座8月的情感走向與生活變化,有人愛情事業兩得意,也有人被提醒要放慢腳步、調整心態。以下一次看懂12星座8月運勢全解析。


圖片來源:趙露思微博
圖片來源:趙露思微博


【戀愛×綜合運勢】第1名|獅子座

綜合運勢★★★★★

太陽入駐本宮,氣勢如虹,是閃閃發光的一個月。工作、社交、創作靈感全面啟動,甚至可能迎來令人意外的大突破。不過花錢容易手滑,體力也容易透支,提醒你月中之後記得「收一點」,留點餘裕給自己。

戀愛運勢★★★☆☆

單身者與其急著出擊,不如花點時間充實自己,26日後桃花才會穩定開展。穩定交往者則容易陷入「為對方做太多」的狀態,記得關係是互動不是服務,適時放鬆更甜蜜。


劉宇寧。圖片來源:微博
劉宇寧。圖片來源:微博


【戀愛×綜合運勢】第2名|巨蟹座

綜合運勢★★★★★

木星與金星齊入宮,人氣、貴人、邀約通通報到,無論工作或玩樂都熱鬧非凡。財運方面可能會遇到「命中注定的東西」,但若超出預算,建議冷靜一晚再決定。細節焦慮者建議培養一點娛樂紓壓習慣。

戀愛運勢★★★★☆

單身者可望遇到命定型對象,展現你的體貼就能打動人心。情侶間適合安排旅行或特別約會,由你來主導會是甜蜜加倍的關鍵。


肖戰。圖片來源:IG@xiaozhan.xzhan
肖戰。圖片來源:IG@xiaozhan.xzhan


【戀愛×綜合運勢】第3名|牡羊座

綜合運勢★★★★★

努力將獲得回報,特別是在工作表現與人際信賴上,有望被委以重任。建議把握住任何可以展現專業的舞台。健康方面易疲憊,注意調節作息避免爆衝過頭。

戀愛運勢★★☆☆☆

情場波動大,暗戀或約會容易踩雷,建議26日以後才主動較為穩妥。已有伴侶者則適合靜態相處,不要排太多活動,以免因疲累而吵架。


圖片來源:壹壹影業
圖片來源:壹壹影業


【戀愛×綜合運勢】第4名|射手座

綜合運勢★★★★★

想做的事全力衝,機會就在你開口與行動之間。旅行運佳、創作靈感強,適合主動規劃新挑戰。不過購物網站誘惑強大,小心手滑過度。運動有助提振氣場,早起散步會是你8月的幸運習慣。

戀愛運勢★★☆☆☆

容易吸引不適合的對象,建議先觀察多於行動。穩交者可能會陷入掌控或情緒勒索的小循環,建議轉移注意力到朋友或家庭上,有助關係降溫回穩。


圖片來源:壹壹影業
圖片來源:壹壹影業


【戀愛×綜合運勢】第5名|天蠍座

綜合運勢★★★★☆

雖然課題不少,但每一關都是讓你變強的關鍵。特別適合處理長期規劃與財務整理,學習投資理財也會有意外收穫。健康要留意足部與下肢,別忽略小毛病。

戀愛運勢★★★★★

戀愛能量高漲,想脫單者不妨勇敢釋出好感,有很大機會成功。穩定交往者則進入深度交流期,適合談未來、談心事,會讓對方更依賴你。


趙今麥。圖片來源:櫻桃琥珀微博
趙今麥。圖片來源:櫻桃琥珀微博


【戀愛×綜合運勢】第6名|雙魚座

綜合運勢★★★★☆

表現平穩、扎實,一步步累積成果,是很適合做未來投資的月份。不管是進修、考證照或準備轉職,都會默默替你鋪路成功。財運穩中有升,開銷多但花得值得。

戀愛運勢★★★★★

桃花運出奇地好,一見鍾情或突如其來的接近都可能發生。單身者勇敢留LINE、加IG會是關鍵。情侶則適合安排不一樣的外出活動,為感情注入活水。


黃楊鈿甜。圖片來源:黃楊鈿甜微博
黃楊鈿甜。圖片來源:黃楊鈿甜微博


【戀愛×綜合運勢】第7名|天秤座

綜合運勢★★★☆☆

容易被朋友或同事牽著走,提醒你「自己想要什麼」要放在第一位。人際關係上會有好連結,但如果感覺被壓迫,就該學會拒絕。水分攝取和防曬是身體照顧的重點。

戀愛運勢★★☆☆☆

戀愛運混沌,有機會遇到年長對象,但建議先觀察清楚。穩交者可能因各自忙碌而漸行漸遠,此時「體諒」比「抱怨」更重要。


圖片來源:IG@tvN drama
圖片來源:IG@tvN drama


【戀愛×綜合運勢】第8名|水瓶座

綜合運勢★★★☆☆

朋友多、邀約多,但其中藏著機會也有風險。特別是職場或新認識的社交圈,別一時熱絡就交心。財運方面儲蓄意識抬頭,是開始財務規劃的好時機。

戀愛運勢★★☆☆☆

戀愛進展緩慢,單身者可能透過工作認識不錯的人。若是暗戀對象冷冷的,試試用體貼關心來拉近距離。情侶則建議打破日常,規劃一場「非例行」約會有奇效。


張凌赫。圖片來源:張凌赫微博
張凌赫。圖片來源:張凌赫微博


【戀愛×綜合運勢】第9名|雙子座

興趣太多、行動太少是最大罩門,許多機會就卡在「差一步」之間。記得:有些事做了才會知道能不能成。財運進出頻繁,購物前請深呼吸三次再決定。

戀愛運勢★☆☆☆☆

戀愛運不佳,容易看走眼或對對方期待過高。先降低門檻,用朋友角度出發比較不容易失望。穩定交往者也可能因忽略對方而產生距離感,記得主動關心一下。


圖片來源:tvN drama
圖片來源:tvN drama


【戀愛×綜合運勢】第10名|摩羯座

綜合運勢★☆☆☆☆

工作壓力大,越想掌控越容易出現人際摩擦。試著「不要那麼有原則」,有彈性才會好過些。金錢雖有支出,但整體可控。健康方面注意睡眠與飲食規律。

戀愛運勢★★★★★

戀愛反而大放異彩!單身者魅力四射,出擊就有好回應。暗戀對象也能順利展開互動。情侶之間若能多給對方空間與支持,反而會讓關係更穩固。


圖片來源:tvN drama
圖片來源:tvN drama


【戀愛×綜合運勢】第11名|處女座

綜合運勢★☆☆☆☆

8月對你來說是「打基礎」的時期,別急著求成果。與其開新局,不如先把未完成的任務收尾,會更有安全感。身體容易懶散,建議在家安排簡單運動。

戀愛運勢★★★★☆

戀愛比整體運好很多,單身者可能從朋友中萌生戀情。暗戀者可以透過聚會或共同活動拉近關係。情侶則可考慮改變造型或環境,為關係增添新鮮感。


圖片來源:MBC
圖片來源:MBC


【戀愛×綜合運勢】第12名|金牛座

綜合運勢★☆☆☆☆

可能面臨搬家、轉職或家庭議題等壓力事件,讓不喜變動的金牛有點招架不住。但別死守既定模式,「順勢而為」才會迎來轉機。健康方面適合重啟運動或睡眠管理。

戀愛運勢★★☆☆☆

感情起伏大,友情轉戀情機會高,但過於積極反而容易壓力山大。穩交者若能像朋友般自在相處,反而能突破原有模式,建立新默契。

「女子漾」愛自己的每個樣子!【女子漾】最棒的美食旅遊、美妝穿搭、娛樂話題、運動健康、情慾愛情分享,都在女子漾
快點來加入成為創作者!https://woman.udn.com
YT:女子漾https://www.youtube.com/@udngpower
Fb:https://www.facebook.com/udnGpower
IG:https://www.instagram.com/udnGpower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營養學者洪泰雄表說,紅洋蔥含花青素有助抗老,黃洋蔥含槲皮素,有益於抗發炎、降血壓等,推薦日常攝取,為營養加分;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洋蔥是餐桌上常見食材之一,料理不論當主菜或配菜兩相宜。營養學者洪泰雄表示,紅、黃洋蔥是台灣常見品種,價格實惠又質優,營養各不同。以紅洋蔥來說,因富含花青素,有助抗老護細胞;至於使用普遍的黃洋蔥,則含有強效抗氧化劑槲皮素,有益於抗發炎、降血壓、促進腸道健康等。推薦日常飲食不妨多攝取,為營養加分。

洪泰雄於臉書專頁發文指出,台灣常見洋蔥多以黃洋蔥、「紅洋蔥」(紫洋蔥)為主,主要產地如屏東車城、台南七股等,陽光充足、氣候溫暖,也讓這些洋蔥不僅水分足、甜味高,而且辣味較低,適合各種料理。

雙色洋蔥營養成分各不同

洪泰雄進一步說明,黃洋蔥是最普遍使用的洋蔥品種,富含多種營養素,包括:維生素C、維生素B群(尤其是葉酸)、鉀、硒,以及最重要的植化素—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素是一種強效抗氧化物,有助於抗發炎、降血壓、保護血管健康。此外,洋蔥還富含可溶性膳食纖維(如果寡糖),可以幫助腸道益菌生長,促進腸道健康。至於紅洋蔥則含有較高花青素,可說是天然抗氧化劑,可幫助抗老化與保護細胞;因味道較溫和且顏色鮮豔,所以常被用於生食或涼拌料理。

營養學者洪泰雄表說,紅洋蔥所含花青素可說是天然抗氧化劑,且因味道較溫和、顏色鮮豔,所以常被用於生食或涼拌料理;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正確運用料理美味更加分

此外,洪泰雄提及,黃洋蔥切開後容易嗆眼,但加熱後辛辣味會明顯轉為甘甜,因此適合用於爆香、炒菜、煮湯、燉煮等。例如:洋蔥炒牛肉、味噌洋蔥湯、紅酒燉洋蔥雞等,都是經典家常料理;慢火炒洋蔥更能釋放天然甜味,甚至可做成洋蔥醬。而紅洋蔥則可以切絲搭配醋與橄欖油簡單涼拌,或做成生菜沙拉,既增添色彩,也增強風味。

營養學者洪泰雄表示,黃洋蔥切開後易嗆眼,加熱後轉為甘甜,適合用於爆香、炒菜、煮湯、燉煮等,所含可溶性膳食纖維,也有助腸道益菌生長。(資料照)

洪泰雄強調,台灣洋蔥不僅價格實惠、品質優良,營養更不容忽視。無論是炒、煮、燉還是涼拌,都能展現不同層次的風味。記得多吃洋蔥,用心料理,也能為健康加分。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國際懶惰日做做瑜伽,運動醫學博士陳俊忠認為配合深呼吸,讓你舒展身心;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李惠芬/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今(10)日為「國際懶惰日(International Lazy Day)」,非官方認可的「節日」,但在社群網站湧入「耍廢有理」、「能坐著,就不要站著;能躺著,就不要坐著」等口號。運動醫學博士陳俊忠要大家今天,在懶惰日也能懶懶地動一動。

國際懶惰日據說是哥倫比亞小城伊塔圭(Itagüí)的年輕人發起的活動,不過國際懶惰日沒有大型慶典遊行,也不會像其他熱門節日一樣塞滿餐廳訂位,但它象徵的卻是一場對抗過勞時代的小型革命。

陳俊忠在台灣健身運動醫學推廣協會「專頁」指出,國際懶惰日是一個輕鬆愉快的非正式節日,旨在鼓勵大家放鬆心情,享受無所事事的愜意。在這一天,鼓勵你暫時放下日常生活的壓力與忙碌,享受片刻的懶散和休息。但他強調,懶惰和運動可以完美結合。

國際懶惰日要怎麼過?運動醫學博士陳俊忠教戰6法。(取自台灣健身運動醫學推廣協會)

陳俊忠教戰懶人動法 放慢、放輕鬆

●懶人瑜伽:柔和的動作和深呼吸,讓你舒展身心。

●慢步漫遊:選擇風景優美的路線,漫步其中,享受自然之美。

●躺著運動:簡單的躺著動作,讓你在舒適中輕鬆活動筋骨。

●慢節奏運動課:隨著輕音樂進行低強度運動,感受放鬆的節奏。

●懶人伸展操:輕鬆伸展,讓全身放鬆。

●遊戲化輕鬆運動:例如投擲飛盤或慢速羽球,輕鬆又充滿趣味。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夜裡常因疼痛而難以入眠,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醫師林晏如說,要對症治療;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取自freepik)

李惠芬/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我睡覺常痛醒,這一痛完全無法再入眠…」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醫師林晏如發表衛教資料,發現有些上班族長期坐姿不良,下背又隱隱作痛,起初只是偶爾感到不適,後來愈來愈痛,夜裡常因疼痛而難以入眠,即使勉強入睡,也會在夜間多次醒來,導致白天精神萎靡、工作效率大幅下降,甚至情緒變得焦躁不安,因而疼痛感更加難耐。

因疼痛而失眠,林晏如指出,過去的研究發現疼痛與睡眠障礙之間存在著緊密的雙向關聯性,超過一半的慢性疼痛患者可能出現睡眠障礙,如失眠、不寧腿(Restless leg syndrome,RLS)、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等,疼痛還會干擾深度睡眠,使睡眠片段化,進而影響生活品質和健康。另一方面,睡眠障礙則會增強患者對疼痛感受,也是慢性疼痛發作的危險因子。這樣的惡性循環不僅同時惡化疼痛和睡眠問題,更容易誘發焦慮、憂鬱等情緒障礙。

緩解疼痛可分為非藥物治療與藥物治療:

1.非藥物的復健治療和運動:研究顯示水中運動訓練能顯著減少患者疼痛,並進一步改善睡眠。此外,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也被證實對於處理慢性疼痛和睡眠障礙具有良好的效果。透過改變對疼痛和睡眠的負面認知、行為,進而減輕疼痛感並改善睡眠品質。其他改善疼痛與睡眠的非藥物介入方式,包含放鬆技巧和正念冥想的訓練等。

2.藥物治療:常見的口服止痛藥包含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乙醯氨酚、鴉片類藥物、皮質類固醇等,對急性和慢性疼痛有顯著的緩解效果。而針對神經性疼痛,抗憂鬱藥物如三環類抗鬱劑(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 TCA)、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SSRIs)、正腎上腺素與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erotonin-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s, SNRIs)也在疼痛和睡眠障礙的治療中佔有重要的角色,這些藥物不僅能改善情緒,還能調控疼痛感受並提高睡眠品質。上述這些藥物的使用需在醫師處方或建議下進行,以期能達到最佳的療效,且避免產生可能的副作用和依賴性。若能視狀況進行藥物與非藥物的合併治療,將可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此外,林晏如認為,透過創造舒適的睡眠環境、規律運動與作息、控制光線的照射,協助生理時鐘調節來改善睡眠品質;也可以藉由學習腹式呼吸、漸進式肌肉放鬆法與冥想來幫助入睡。針對失眠困擾,睡眠認知行為療法是目前非藥物治療的首選,其中包括限制臥床時間、控制刺激、改善睡眠衛生,以及調整對於睡眠的扭曲認知以降低預期性焦慮。適當的藥物治療也是目前快速改善睡眠困擾常見的方式,如褪黑激素、食慾激素受體拮抗劑(Dual Orexin Receptor Antagonist)、抗憂鬱劑、苯二氮平類及非苯二氮平類等藥物,皆具有改善睡眠的療效。經由醫師專業的診療與醫病共享決策,可以讓每個人都能擁有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波新聞─李至文/高雄
面對臺灣迅速邁入超高齡社會,高雄醫學大學暨醫療體系深耕長照領域,從學術研究、臨床服務到社區延伸照護,以「人本關懷 × 科技創新」為核心,推動高齡健康照護。8月8日至10日高醫大攜手體系四家醫院—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附設高醫岡山醫院、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及高雄市立旗津醫院,參與於台北世貿中心1館舉辦的「2025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以「從健康到安適 高醫守護長者的笑容」為主題,完整展現全齡照護、智慧創新與社區整合的深厚能量,體現「需求在哪裡,高醫就在那裡」的照護承諾。
作為南臺灣醫學與健康照護的重要據點,高醫體系分別展出多元且具前瞻性的長照成果,從預防醫學、智慧復能、社區長照、智慧照護到在宅服務,全人關懷的高齡健康照護藍圖。
高雄醫學大學展出「復能生活屋」及「智慧照護×跨域培力 高齡福祉創新實踐」,打造仿居家生活環境,結合3D列印訓練模型與輔具桌遊圖卡,強化長者自立生活能力。並透過學生帶領動態體驗區,引導民眾實地感受復能概念。此外,高醫大也展出「高齡防跌智慧襪」、高齡社會處方箋與智慧助行科技,體現跨域人才培育與產學研整合成果。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聚焦三項主題,其中「rTMS重複性經顱磁刺激」展現高醫在神經復健的尖端技術,藉非侵入性大腦刺激改善中風與失智症等功能退化疾病;另外「銀髮雄健康,智慧城鄉照護So Easy」則運用普惠科技建置智慧健康照護系統,結合APP與LINE Bot,打造遠距健康監控服務;「在宅照護高醫抵家」則透過醫護團隊到府提供急症與慢性病照護,並串聯遠距監測系統,實踐病人為中心的個案管理。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高醫岡山醫院推出「VR心理師-用科技陪伴記憶 用溫度守護心靈」主題,導入虛擬實境科技,為失智長者創造安全、互動的情境空間,進行情緒引導與認知刺激。透過懷舊場景設計與智慧陪伴,降低長者孤獨感,亦有助減輕照顧者負擔,體現科技溫度與人文照護的結合。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以「智慧口腔訓練&高齡照護創新解方」為主題,呈現整合式吞嚥復健平台。應用AI智能分析與遠距復健服務,搭配氣壓感測模組、照光口腔照護等,針對長者咀嚼與吞嚥功能進行評估與訓練,醫療團隊與智慧科技攜手,為高齡社會打造安全友善的復健平台。
高雄市立旗津醫院則以「旗津樂齡長照島」與「BestShape Care零接觸肌少症檢測」雙主題參展。旗津醫院長期致力建構旗津完善長照網絡,推動巷弄長照站、失智照護據點、居家長照與住宿式長照,實踐社區化照護理念;並導入無接觸肌少症檢測技術,為高齡者進行肌少症檢測,提升照護與預防跌倒成效,實現數位健康與預防醫學並進。
高雄醫學大學秉持「教學、研究、服務、奉獻」的宗旨,從人才培育、創新研究到健康照護與弱勢守護,以高齡者需求為中心,致力將專業知識轉化為實務能量,並積極投入響應國家長照政策。展望未來,高醫體系將持續推動智慧健康照護、科技復能、社區整合照護等。透過臨床實務與科技應用的結合,打造更貼近長者需求的全人照護模式,實現「老有所依、老有所安」的高齡友善願景。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2025/8/8 11:53(8/8 12:03 更新)

(中央社記者何秀玲台北8日電)2025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登場,總統賴清德表示,今年台灣高齡產業商機將達新台幣3.6兆元,善用AI、長者智慧與勞動力,營造友善高齡者環境,是政府責任與業者目標,台灣今年邁入超高齡社會,政府也將鞏固3大健康支柱因應,期盼台灣成為全球高齡化國家的幸福指標。

賴總統表示,今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目前65歲以上人數約457萬人,占人口比例約19.6%,今年將達到20%,在此狀況下,更要做好對策以面對高齡者健康問題。

賴總統認為,需鞏固3大健康支柱,第1支柱是精進醫療品質,提高醫療服務。他去年上任後,除了秉持以病人為中心的精神,推動健保改革,也大幅增加健保經費,改善醫療人員工作環境之外,也啟動健康台灣深耕計畫,期限從民國114年到118年,總經費近新台幣500億元。

賴總統指出,重要癌症篩檢將年齡層下降至30歲,篩檢金額從去年28億元,今年增加40億元達68億元,過往針對口腔癌、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肺癌篩檢,現在更增加胃癌篩檢,希望達到早期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標。

另外,為了解決癌症病人經濟問題,也成立百億癌症新藥基金;而高齡者也面臨三高慢性病威脅,包括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帶來的中風、心臟病等慢性疾病。

賴總統表示,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提出「888三高防治計畫」,讓三高病人至少8成能接受醫療服務,其中至少8成病人獲得好的控制,並讓8成病人持續在醫院和醫生服務下獲得控制。

第2支柱,是將在2026年推動長照3.0。透過提升機構量能,導入智慧照顧,納入預防保健和健康促進,讓醫療長照能更緊密結合,實現長照3.0計畫的健康老化、在地安老、安寧善終的願景。

第3支柱是多元完善的高齡健康產業。長者健康除了醫療長照之外,還包括食衣住行育樂,需要更完善配套服務。

賴總統說,據統計,2025年台灣高齡產業商機將達到3.6兆元,從高齡者角度出發,善用科技和AI、善用長者的智慧與勞動力,營造友善高齡者環境,為高齡者提供創新服務,是政府責任和業者目標,他希望大家攜手努力,為高齡族群提供更好生活支持,開創更多高齡產業商機,讓台灣成為全球高齡化國家的幸福指標。(編輯:張均懋、潘羿菁)114080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吳昌騰提醒,孕婦若感染屈公病,恐垂直感染給胎兒。示意圖,圖中人物與新聞無關。(圖取自shutterstoc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中國廣東屈公病疫情延燒,在7日疾管署宣布中部發生首例個案,為中部一名女性到佛山訪友,返台發病。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特別強調「孕婦」是需要格外小心的群體。

吳昌騰在臉書「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提醒,屈公病病毒(CHIKV)對寶寶的影響比你想像的更深遠!屈公病對於懷孕中的女性,更是一個不得不留意的重要健康議題。

吳昌騰表示,「基孔肯雅」的英文名稱為「Chikungunya」,源自非洲坦尚尼亞馬孔德語,意思是「彎曲的身軀」。這不是詩意的形容,而是病患因關節劇痛無法挺直身體,只能蜷縮前行的真實寫照。

感染屈公病病毒(CHIKV)的人,會出現劇烈的關節疼痛,像刀割般銳利,有些人甚至因疼痛無法正常行走。這樣的折磨,已經夠可怕,但對於準媽媽與她腹中的寶寶來說,這還不是全部。

為什麼孕婦特別需要警覺?屈公病病毒 (CHIKV)對胎兒的大腦發育影響深遠!根據2025年4月發表於《兒科學雜誌(Journal of Pediatrics)》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即使只是「暴露」在屈公病病毒中,尚未真正感染,胎兒的神經發育仍可能受到影響。

這項來自巴西里約熱內盧的隊列研究,追蹤比較了兩組兒童:一組在子宮內曾暴露於屈公病病毒環境,一組則完全未暴露。結果如下:

1. 語言發展遲緩:暴露組中有 20% 的孩子出現語言發展遲緩,相較之下,對照組僅為 3%。

2. 動作與認知遲緩風險增加:暴露兒童在動作協調、認知能力方面也顯著落後。

3. 自閉症傾向:在35位暴露兒童中,有8位(約23%)在自閉症篩檢中呈現陽性。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些神經發育異常的孩子中,有部分根本未曾確認感染過屈公病病毒!換句話說,僅僅是母體的感染與發炎反應就足以對胎兒產生影響。

吳昌騰提醒屈公病的「潛在機制:不是病毒本身,而是母體免疫反應!」研究指出,母親感染屈公病病毒後,體內產生的發炎反應可能創造出一個對胎兒大腦發育不利的子宮環境。

即使病毒未直接傳給胎兒,這樣的免疫活化仍可能影響寶寶的神經系統,導致發展遲緩、自閉傾向,甚至長期學習障礙。此外,也不能排除實驗室檢測出現假陰性的可能,使某些「看似未感染」的嬰兒實際上早已受病毒影響。

吳昌騰強調,懷孕晚期更是高風險期,小心垂直傳播的發生。在孕婦分娩前後若出現病毒血症,病毒可能透過胎盤傳給寶寶,導致垂直傳播。這會造成更明顯、甚至急性的神經系統問題,包括:

1. 腦部發炎、腦水腫。

2. 肌張力異常、癲癇、吸吮困難。

3. 日後出現語言、認知或動作發展遲緩。

衛福部疾管署7日公布新增1例屈公病境外移入,為居住中部地區40多歲本國籍女性,今年7月至中國廣東省佛山市及深圳拜訪友人,7月30日返台,31日出現發燒症狀,8月1日因紅疹、腳踝及四肢疼痛等症狀就醫並住院治療,經採檢送驗後確診。個案目前已痊癒出院,將持續監測至8月26日。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香港金曲歌王陳奕迅(Eason)自曝得了焦慮症,高雄市大同醫院身心科醫師王紹丞指出,發作時的症狀很折磨人。(廿一克有限公司提供)

李惠芬/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香港金曲歌王陳奕迅(Eason)在澳門舉行演唱會紀錄片《FEAR and DREAMS: NOW is the only reality》中自曝自己得焦慮症,在全世界巡迴演出的杭州站,出現精神上的問題,情緒無來由被突擊、低落。高雄市大同醫院身心科醫師王紹丞指出,心跳加快、睡眠困難、腦中思緒停不下來,甚至因一件小事要反覆思考十次以上,讓人焦慮到幾近崩潰。

在Threads上打上「焦慮症」,湧入不少留言,「我的焦慮是該睡覺、休息的時候,大腦依舊無法停下來,飛速地在思考各種事情…」、「從小就這樣,直到現在34歲依然如此,真是太痛苦。」還有一位寫著:「曾經太忙碌的時候,會有心跳過速、喘不過氣的感覺」。

娛樂圈多位名人身心受困 焦慮、恐慌纏身

在娛樂圈有身心狀況的不少,名演員張鈞甯曾飽受焦慮、恐慌症發作的折磨,出現心跳加速、耳鳴,甚至無法聽清別人聲音;還有「發哥」周潤發曾拍完電影《臥虎藏龍》後,因進軍好萊塢壓力過大,出現失眠、呼吸困難等驚恐症的症狀,甚至在一週內多次住院,經心理治療與放鬆訓練後病情獲得改善;鄭秀文也曾有焦慮症,透過認知治療、改變生活習慣,靠著運動和信仰支持,重拾心理平衡。

根據台中榮總「衛教資料」上分享,焦慮是一種飄浮不定甚至慌張的感覺;有時還會合併許多身體的症狀出現。症狀有輕、有重,形式不一,包含緊張、擔憂、及無法放鬆等,令人不舒服的感覺。病患除了心理上的不適,焦慮也會影響自律神經的運作,導致生理症狀的產生,像是冒汗、心跳加速、昏眩、胸悶、腸胃不適等現象,嚴重的甚至強烈到以為自己要死掉或失控,像恐慌發作也是如此。

症狀如下:

●心理症狀:緊張、擔憂、無法放鬆、心神不寧、坐立不安、易怒、注意力不集中、預期不幸將至、失眠等。

●生理症狀:肌肉緊張、抽搐、顫抖、心跳加快、盜汗、口乾、暈眩、腸胃不適、胸悶、手腳發麻或冰冷、頻尿、腹瀉等。

焦慮症好發於20至30歲年齡層,女性發生率約為男性的兩倍,一般成人中約有5%患有此病。

治療如下:

●藥物治療:最簡單、快速、有效、安全的治療方式,唯需與醫師密切配合。

●心理治療:透過對話,協助患者探索內心世界、理解情緒反應、強化自我功能。

●行為治療:若焦慮與特定環境因素有關,可透過系統性行為調整訓練減緩症狀。

陳奕迅坦言,曾試圖停藥,但身體反應告訴他「不行」,即使表面上睡得好、心情不錯,仍無法控制突如其來的緊張情緒。因此,他決定等巡演結束後再考慮停藥,未來也會透過放假與自己對話,試著達到內心的和解,勇敢再邁步向前。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張瑋琳表示,長期攝取高脂肪、高糖的飲食方式,可能與攝護腺癌的發生有正相關。(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翁聿煌/新北報導〕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男性10大癌症排行榜中,攝護腺癌上升至第3位,已成為中高齡男性不可忽視的重要議題,對此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張瑋琳指出,除了年齡與家族史,飲食在攝護腺癌預防中也是重要因素,長期攝取高脂肪、高糖、加工食品與過量動物性蛋白的飲食方式,可能與攝護腺癌的發生有正相關,這可能刺激體內發炎反應與氧化壓力的上升,進一步增加癌細胞生成的風險。

張瑋琳指出,坊間對奶製品及大豆製品對攝護腺健康的影響說法兩極,長期過量攝取乳製品與鈣補充劑時,因飽和脂肪及鈣攝取過多(每日攝取超過2,000mg的鈣質),根據現有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可能與影響雄性激素代謝有關,另外鈣攝取過量會使血清中鈣濃度過高,導致活性維生素D3生成減少,增加攝護腺癌發生與惡化的風險。

她表示,黃豆與其製品所含的大豆異黃酮雖屬植物性雌激素,但人體吸收率低,不具實質賀爾蒙調節作用,反而可作為優質植物性蛋白質的來源,有助於整體營養均衡與慢性病預防。

除了黃豆製品外,番茄、十字花科蔬菜及深色莓果類都是對攝護腺健康有益的食物,番茄所帶有的茄紅素可以抗氧化,抑制癌細胞增生;綠花椰菜、甘藍等十字花科蔬菜含有硫化物與吲哚類物質,可促進致癌物解毒;深色莓果則富含花青素、維生素C,有助於抗氧化與免疫調節。

8月8日的父親節即將到來,張瑋琳建議男性朋友以多蔬果、全穀及植物性蛋白為主,乳製品一天最多攝取1–2份 且盡量選擇低脂乳製品,平時更應規律運動、戒菸限酒,50歲以上更應每年追蹤攝護腺特定抗原 (PSA ),維持攝護腺健康。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