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肌膚保養 網路分享


指甲油常含甲苯與鄰苯二甲酸酯等化學物質,若幼兒皮膚直接接觸,恐引發過敏與內分泌干擾風險。(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英國《泰晤士報》報導,嬰幼兒日常接觸成人香水、指甲油等美妝品的情況普遍,但醫學研究警告,因其肌膚尚未發育完全,對化學物質的吸收力更強,部分成分恐干擾內分泌或引發過敏。

研究指出,幼兒皮膚厚度比成人薄30%,屏障能力弱,易讓甲醛、甲苯等有害物質滲入血液,部分成分更屬神經毒素或荷爾蒙干擾物。美國2019年數據便顯示,每2小時就有一名兒童因化妝品事故送醫,出現紅腫搔癢等症狀。

皮膚科專家同時提醒,3歲前孩童的皮膚微生態(microbiome)仍在建立,頻繁使用成人產品恐破壞菌叢平衡,導致更易感染與過敏。

家長也須破除「天然即安全」的迷思。研究發現市售上千款標榜「天然」的產品中,逾9成仍含有過敏原。例如,常用於護膚品的蜂膠(propolis),在兒童中引發接觸性皮膚炎的比例便高達16%。

暫時性的海娜(Henna)紋身的風險同樣不容忽視,其可能含有的對苯二胺(PPD)禁止直接接觸皮膚,恐引發嚴重過敏,甚至影響未來使用染髮劑的安全性。專家最終呼籲,「孩子不是縮小版的大人」,其免疫與皮膚屏障皆未成熟,應避免接觸成人美妝品,以免留下終身後遺症。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獲全國唯一「皮膚管理加盟總部認證」 醫美集團打造皮膚管理新帝國 – 觀傳媒

(中都新聞)【記者謝佩吟/台中報導】台灣醫美產業再傳捷報!由總經理阮丞輝帶領的本土專業皮膚管理品牌LuVaii露琺意醫美集團,近年自疫情後逆勢爆發,不僅迅速拓展全台連鎖版圖,更成功進軍國際,建立起亞洲醫美市場中首屈一指的皮膚管理新帝國。

秉持「讓每一張臉,都值得被認真對待」的品牌信念,阮丞輝將醫學專業、皮膚科研與美學藝術融合,打造出一條屬於亞洲的皮膚管理升級路線。從一家小型醫美診所出發,到如今橫跨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等多國市場。

露琺意長年深耕教育訓練系統,打造業界最完整的「皮膚管理師專業養成計畫」,迄今已成功培育出超過千位專業皮膚管理師,創造穩定就業與升遷機會,更成為許多女性、年輕人圓夢的起點,品牌也因此被譽為台灣美容產業中極具影響力的「人才孵化基地」。

獲全國唯一「皮膚管理加盟總部認證」 醫美集團打造皮膚管理新帝國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獲全國唯一「皮膚管理加盟總部認證」 醫美集團打造皮膚管理新帝國 - https://www.watchmedia01.com

▲LuVaii露琺意醫美集團總經理阮丞輝受邀進總統府分享企業理念。(圖/記者 謝佩吟 翻攝)

在服務層面,LuVaii累積協助超過數百萬名男女顧客改善膚況,從痘痘肌、斑點肌、敏感肌、老化肌到各類問題性肌膚,皆透過皮膚科學的療程找回自信與美麗。許多顧客從「遮瑕」人生蛻變為「素顏」人生,印證品牌「效果看得見、自信感受得出」的真實價值。

這份堅持也獲得國家級肯定,7月28日LuVaii露琺意醫美集團正式獲頒全國皮膚管理類唯一「加盟總部認證」,並受邀進入總統府,象徵品牌在專業、誠信與永續發展上的卓越表現,已成為台灣之光。

作為集團靈魂人物,阮丞輝總經理憑藉醫學背景與對科學邏輯的堅持,不僅領導品牌研發出如「殼聚醣水針」「LN2生物分子鑽石酸」「369彈力微雕」「LST」「外泌體A醇」等獨家技術,更建立自家GMP國際認證醫美研發工廠與實驗室,從配方、測試到上市全流程醫學把關,確保每一位顧客所接觸的都是世界級品質,LuVaii正邁向更遠大的格局,從亞洲出發,讓世界看見台灣皮膚管理的力量。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Marvel Rivals 從來都不是一款迴避賦予其角色(尤其是女性演員)暴露服裝的遊戲。公平地說,他們中的許多人直接來自漫畫,而且它們通常非常受一部分粉絲群的歡迎。

以蘇·斯托姆 (Sue Storm) 飾演的惡意皮膚為例,她展示了很多腿部和臉頰。一個非常受歡迎的捆綁包,最近 YouTuber Loserfruit 向《神奇四俠:第一步》演員展示了一個捆綁包。

在下面的剪輯中,您可以看到 Loserfruit 流覽每個角色的化妝品,並將它們展示給電影對應物。演員似乎都不是大玩家,所以看起來有點像我想像中我向我的父母展示的樣子 Marvel Rivals 。失敗者果實將惡意皮膚留到最後,它讓佩德羅·帕斯卡、約瑟夫·奎因和埃邦·莫斯-巴克拉赫陷入沉默。

“謝謝你,” 凡妮莎·柯比打了個響指說。 「這也是我最喜歡的她」。留意續集。你最好看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45Sr1kafGU?t=281

然後視頻很快轉向所有演員學習如何扮演他們的角色,並陷入一些 Marvel Rivals 中。希望在《復讎者聯盟:世界末日》上映時看到另一個視頻,在某種 Marvel Rivals 錦標賽中看到龐大的演員陣容。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看似黑頭粉刺的物質,其實多半是「皮脂管絲」,並非真正的粉刺;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李惠芬/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不少人看到毛孔中的「小黑頭」就忍不住動手擠壓或使用黏拔方式清除,感覺既療癒又清爽。不過,食藥署在臉書專頁「TFDA 化粧品安全使用」提醒民眾,這些看似黑頭粉刺的物質,其實多半是「皮脂管絲」,並非真正的粉刺!

皮脂管絲(Sebaceous Filaments)是毛孔中正常分泌的油脂,當與空氣接觸後氧化變黑,便會呈現類似黑頭粉刺的模樣。這些皮脂管絲位於毛囊的側邊,容易在擠壓或拔除時被帶出,但這並不表示肌膚得到了「深層清潔」。由於皮脂分泌是人體的自然保護機制,拔除後皮脂管絲仍會快速重新生成。

食藥署提醒,過度清除皮脂管絲不僅無法徹底解決毛孔問題,反而可能因為拉扯造成毛孔粗大;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食藥署提醒,過度清除皮脂管絲不僅無法徹底解決毛孔問題,反而可能因為拉扯造成毛孔粗大,甚至導致肌膚受損、發炎等問題。

食藥署建議,民眾應以「溫和清潔」為原則,透過調理油脂分泌與適度去角質的保養方式維持肌膚健康與清爽。切勿迷信「一拔就乾淨」的錯覺,以免讓臉部肌膚「哭哭」!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日前,30歲許小姐摸到左側乳房有明顯腫塊,且短期內快速變大,雖然沒有疼痛,但卻造成心理壓力,遂至台北慈濟醫院就診。後續,經乳房超音波與粗針切片檢查發現,乳房有約3公分大的葉狀瘤及2顆小腫瘤,經充分討論後,醫師執行內視鏡輔助微創乳房全切除手術合併重建,病理結果確認3顆腫瘤皆為「乳房良性葉狀瘤」,所幸手術順利,後續追蹤未見復發。

乳房葉狀瘤少見但特殊

台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醫師陳昱天說明,常見的乳房良性腫瘤包括纖維腺瘤、乳腺囊腫、乳管內乳頭瘤與葉狀瘤等等。其中,「葉狀瘤」是一種少見但特殊的腫瘤,平均大小約4~7公分,約占乳房腫瘤的0.3~1%,好發於40~50歲之間的女性。

陳昱天指出,葉狀瘤通常呈現單側乳房病灶,腫瘤邊界清楚、質地堅實,一般不會有疼痛感,多半由病人自行觸摸發現,若沒有及時處置,當腫瘤持續增大,外觀上會出現外凸、皮膚緊繃甚至潰瘍壞死等情形,約2成患者可能出現腋下淋巴結腫大,嚴重導致身心壓力。

陳昱天進一步指出,葉狀瘤依病理可分為良性、邊緣型與惡性,發生原因可能與荷爾蒙變化、基因突變有關,由於有惡性潛能,臨床上建議完整切除並定期追蹤,以降低復發風險。

許多患者擔心「這個腫塊會不會是乳癌?」陳昱天說明,判斷乳房腫瘤是否惡性,必須透過影像檢查與病理切片,層層檢驗才能作出正確診斷與治療建議。其中,乳房超音波與乳房攝影是腫瘤評估的主要影像工具,各有其適用族群與優勢。

  • 乳房超音波:適用於年輕女性,因其乳腺較緻密,可清楚區分腫塊是液體囊腫還是實質腫瘤,並觀察腫瘤的邊界、形狀與血流分布,協助判斷良惡性。
  • 乳房攝影:適用於40歲以上女性,能有效偵測微小的鈣化點與結構異常,對早期乳癌的發現具有高度敏感性。

此外,若腫瘤具可疑特徵,則會安排粗針切片或真空輔助切片,進行病理檢查以作判別,部分高風險族群或術前需更精準評估者,也可透過核磁造影檢查協助釐清。

發現腫塊應盡快就醫評估

葉狀瘤該如何治療?陳昱天解釋,治療強調完整切除且保留安全邊緣,相較傳統手術,微創內視鏡手術可達到同樣效果,醫師可利用精密器械從腋下開約3公分的傷口進入,在內視鏡輔助下進行皮下乳腺切除後重建。

及早診斷、及早治療,是守護乳房健康的關鍵。陳昱天提醒,具有公費乳房攝影資格的女性應定期接受檢查,若發現腫塊應盡快就醫評估,即使是良性腫瘤也不可掉以輕心,接受適當治療與追蹤,才能降低未來病變風險。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本文授權轉載自《優活健康網》,原文為乳房長不明腫塊不痛不癢?醫揪「乳房葉狀瘤」未切除恐釀皮膚壞死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物理防曬」不等於安全?「化學防曬」真的致癌?皮膚科醫全解密!

你以為擦了防曬乳就萬無一失?當心防曬成分反傷皮膚!

刺癢、發燙、甚至引發過敏反應,很多人根本擦錯防曬乳還不自知!

今天《健康1+1》邀請皮膚專科醫師,深入解密防曬乳的選擇原則:哪些成分會擾亂荷爾蒙、可能致癌?SPF、PA怎麼看才有意義?防曬衣、陽傘真的有用嗎?最重要的是——你知道皮膚癌不只會長在臉上,還可能出現在腳底和指甲縫嗎?

今日專家

陳彥達
皮膚專科醫師

+〈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畢業
+〈台北榮總內科部〉住院醫師
+〈台北榮總皮膚部〉住院醫師
+〈台北榮總皮膚部〉總醫師
+〈台北榮總桃園分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會員
+ 臉書粉專〈陳彥達醫師的塔塔皮膚診療室〉 https://www.facebook.com/TATACLINIC/

時間

美東時間早上9點:7/25 週五 9:00am
中港台時間晚上9點:7/25 週五 9:00pm

每週二-週六鎖定直播:防疫身心靈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責任編輯:沁蓮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2025年7月25日

胡惠福醫生
杏林筆記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一位38歲女士,從來不做防曬措施,半年前發覺小腿後側長出一粒5毫米的黑色丘疹,愈長愈大,不痛不癢,幸好被家人發現,勸她諮詢皮膚科醫生,經皮膚組織切片後確診「黑色素瘤」,幸好還沒擴散到淋巴組織或其他器官。
黑色素瘤是皮膚癌的一種,約佔整體個案的5%,白種人患上的風險較高,但隨着極端天氣,夏天愈來愈長, …

(節錄)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根據韓國保健福祉部統計,2024年共有高達117萬名外國人士赴韓接受醫美療程,其中,台灣旅客約有8.3萬人,占比達7.1%,僅次於日本、中國與美國。顯示台灣年輕族群對醫美保養的高度關注,尤其追逐海外醫美的高度傾向。不過,國內外科醫師李家騏提醒,想赴海外醫美的人應先謹慎評估3大關鍵點,避免難以挽回後果。



不少愛美的女生追逐「韓式美學」的同時,仍然隱藏風險。李家騏醫師提醒,微整從水光、電音波,到玻尿酸與肉毒桿菌注射等,雖看似小型療程,實則對醫師技術要求極高,尤其臉部某些部位更是「高風險區」,施作不當可能導致導致血管栓塞、皮膚壞死,甚至視覺永久喪失,民眾應審慎選擇專業醫師諮詢。

針對審美觀具有明顯「地域性」差異的說法,李家騏醫師表示:「醫美的重點應該是『協調與適合』,而非單一審美模板的複製。每個人有不同的骨架、皮膚質地與氣質,如果盲目追求他國的審美標準,反而可能導致五官不協調,甚至破壞原本的個人特色。這也是我經常和患者深入溝通的重點,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美感,才能達到最佳滿意療效。」

海外醫美先謹慎評估3大關鍵點

李家騏醫師提醒,若決定進行海外醫美,務必先謹慎評估以下3大關鍵點,以免因一時衝動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1.確認醫師資歷與執照來源

不要只看網路評價或社群行銷,應要求診所提供執業醫師的醫療證照與實際案例,避免誤信非專業人士。

2.術後照護安排要明確

海外醫美常因語言、時差、地理距離等因素,無法提供術後追蹤或即時處理問題,務必確認診所是否提供術後諮詢管道,或與當地醫療機構合作。

3.避免高風險部位施打

初次接受療程者,建議選擇安全區域,如:下巴、蘋果肌或淺層填充等,避開額頭、鼻樑、眉間等高風險區域。

全臉7大最難打部位曝光,小心隱藏風險

李家騏醫師也揭露:「在微整注射中,眉間、鼻背與鼻尖、深層法令紋、眼周、太陽穴與額頭,因鄰近重要動脈(如眼上動脈、滑車上動脈、鼻背動脈、顏面動脈分支等等)與視網膜血管相通,若施打時不慎將填充物注入血管中,可能導致血管栓塞,進一步造成皮膚壞死,甚至視覺永久喪失,屬於需特別注意的高風險注射區。臨床上曾處理過外院轉診的併發症案例,包括注射後即時皮膚變白、劇痛,數小時內產生壞死現象。這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更涉及醫師對解剖學的理解、操作手法與風險意識。這些狀況在經驗不足或施打過快的情況下,特別容易發生。」


年逾8萬人赴韓醫美!海外醫美需評估3大關鍵點!醫揭:全臉7大隱藏風險部位

李家騏醫師呼籲,醫美是醫療不是商品,安全永遠優先於效果,尤其是在面對高風險部位更需謹慎,希望每一位追求美麗的民眾能夠「安心變美」而非「冒險變臉」。

李家騏醫師呼籲,醫美是醫療不是商品,安全永遠優先於效果,尤其是在面對高風險部位更需謹慎,希望每一位追求美麗的民眾能夠「安心變美」而非「冒險變臉」。

手刀快來點!0元購高濃度魚油!快加入【華人健康網VIP開團購】享好康!>>>

【延伸閱讀】

天熱吃冰、吹冷氣,經痛跟著來!周宗翰中醫師:6招遠離經痛,穩定生理週期

堅果攝取要適量,物以「硒」為貴!簡鈺樺營養師:礦物質硒3大好處,聰明吃出健康

預防腎結石要不能補鈣片?迷思破解!高敏敏營養師:造成腎結石飲食4大風險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9673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皮膚科醫生、影響者和創新者在紐約市舉行全球慶祝活動,紀念標誌性護膚品牌邁進 20 週年。

紐約2025年7月23日 /美通社/ — 現在是 CeraVe 慶祝時間!CeraVe,全球 80,000 位皮膚科醫生推薦的全球護膚品牌1,正在慶祝一個重要里程碑:20 年來,CeraVe 一直是肌膚屏障的權威,以保護肌膚屏障健康為使命,並提供有效的、與肌膚相同的神經醯胺和的多層釋放乳化技術 (MVE) 解決方案,為世界各地每個人提供容易獲得的治療性護膚解決方案。

過去二十年間,CeraVe 由美國當地皮膚科醫生信賴的秘方,一躍成為全球知名品牌,建立了一個吸引所有性別和世代的包容性品牌。保持不變的,是品牌的基礎見解:大多數肌膚問題,不外乎與肌膚屏障受到破壞有關,而與肌膚脂質結構相同的神經醯胺,是恢復和維持肌膚屏障的關鍵。這種見解始於三種核心產品:保濕霜、保濕乳液和保濕潔面乳,如今在全球擁有超過 90 種保護產品。CeraVe 堅定不移的信念,加上作為肌膚屏障權威的專業知識,以及以皮膚科醫生為導向的研發,成為 CeraVe 成長的動力。自創立至今,CeraVe 的銷售額增長達 10 倍,去年的全球銷售額更突破 20 億美元大關。

從一開始,CeraVe 就徹底改變了護膚品的生態環境,成為首個與皮膚科醫生共同開發的品牌:不是口號,而是指導理念和科學基礎。每項配方、每次創新、每種產品,從概念至專櫃或店鋪貨架,都源自皮膚科醫生的專業知識;確保臨床功效、屏障健康和效果。

CeraVe 全球總經理 Melanie Vidal 表示:「eraVe 的旅程從皮膚科醫生開始,並持續前行,確保人人都能享有優越的皮膚健康。透過緊密合作,我們將皮膚科醫生突破性的臨床見解,轉化為可廣泛使用的治療解決方案,真正改善人們的生活。在慶祝 CeraVe 成立二十週年以及業務大幅擴展至超過 65 個國家之際,我們比以往更致力於與皮膚科醫生攜手,為每個人配制值得信賴、以肌膚屏障為重點的產品。如此重要時刻,不僅是對我們過去成就的嘉獎,更燃起了我們二十年來開拓全球皮膚健康、推進肌膚屏障科學的動力。」

CeraVe 成功的關鍵在於其獨特的配方,將三種與肌膚相同的類似神經醯胺與的專利 MVE 多層釋放乳化技術結合:獨特的傳輸系統可逐漸釋放成份,提供深達 10 層且持續一整天的保濕效果。無論是深受乾性肌膚喜愛的早晚面部保濕乳液,或是全新去屑保濕、洗髮精和護髮素的屏障友好型配方,每一款產品都是臨床見解和消費者需求的直接成果。CeraVe 堅持提供度身打造、由皮膚科醫師研發的解決方案,並持續注入神經醯胺與 MVE 技術,讓品牌贏得全球皮膚健康專家深厚信賴與廣泛推薦。事實上,在美國和加拿大,CeraVe 榮獲包括皮膚科醫生、藥劑師和兒科醫生2在內的主要醫療保健專業人員的第一推薦,彰顯出 CeraVe 在各醫學專科的廣泛接受度和療效。

為慶祝這重要成就,CeraVe 舉辦了一項全球慶祝活動:紐約市舉行的生日聚會,聚集了世界上最受歡迎的皮膚科醫生,包括包括 Muneeb Shah 博士、Mamina Turegano 博士、Evan A. Rieder 博士、Ted Lain 博士、Michael Cork 教授、Esther Freedman 博士、Dustin Portela 博士、Wallace Nozile 博士、Zoe Draelos 博士、Dr. Nkem Ugonabo、Oyetewa Asempa 博士、Leena Ramani 博士和 Toral Vaidya 博士,以及 TikTok 一些大明星,包括 Charli D’Amelio (@charlidamelio) 和 Ari@Home (@ariatinsta)。此活動在世界皮膚健康日 (World Skin Health Day) 舉行,讓 CeraVe 進一步宣揚其由皮膚科醫生研發的、人人都可接觸得到的護膚品,以及致力於改善全球皮膚健康的訊息,特別是透過品牌的 Care For All 社會影響計劃,承諾為資源不足的社區提供皮膚科護理服務。

隨著 CeraVe 展望未來,品牌對皮膚科學研發的護膚解決方案的承諾:不斷突破創新的界限,一直未變。最近推出的產品,彰顯出其全面產品組合中的突破性新形式。舉例而言,Blemish Clay-to-Foam 洗面乳提供三合一的解決方案,適用於容易長暗瘡的肌膚;只需三天,就能明顯減少暗瘡和痘印。溫和潔淨的 Balancing Air Foam Facial Cleanser 專為混合性肌膚打造,採用突破性的 Glycolysine 技術,提供 8 小時控油與 24 小時保濕效果。此外,CeraVe Blemish Barrier Patches 現已上市;這款產品運用先進的水凝膠 (hydrocolloid) 技術,搭配 3 種必需的神經醯胺和菸鹼酸,能在 3 小時內明顯地淡化瑕疵、吸收多餘油脂,並有助於預防痘印痘疤。這些創新技術,共同彰顯出 CeraVe 致力於讓人人都能獲得最先進的護膚品。除護膚產品之外,CeraVe 在過去一年也成功打入全新的頭髮護理領域,推出抗頭皮屑 (Anti-Dandruff) 與溫和護髮 (Gentle Haircar) 系列,成為重要的里程碑。CeraVe 抗頭皮屑洗髮露和護髮素作為一個系統使用時,可消除高達 100% 的可見頭皮屑而無損頭皮屏障,同時還能緩解輕度至中度頭皮屑症狀,使頭髮健康柔軟。根據 Nielsen 的資料顯示,這項大膽的創舉已獲公認為最成功的頭髮護理產品3

皮膚科醫生 Zoe Draelos 博士表示:「作為首批參與 CeraVe 開發的皮膚科醫生之一,我很榮幸能成為這個堅守臨床醫學根基的品牌的一員。」CeraVe 一直致力於讓皮膚科醫生參與開發和測試過程,這就是為什麼 CeraVe 是最有效的護膚品牌之一。未來的品牌創新將令人振奮,我與其他皮膚科醫生將繼續為所有人尋找易用、有益的護膚產品。」

除了嚴謹的科學研究之外,CeraVe 在過去二十年間,持續透過其獨特的「medutainment」風格(教育與娛樂的獨特結合)以吸引觀眾,並舉辦了一系列值得注意的活動。從標誌性的 Michael CeraVe 超級碗賽事 (Super Bowl) 廣告,以搞笑方式玩轉品牌名稱,到「Head of CeraVe」活動消除頭皮屑的污名化,以及最近的 Sarah V. GOAT 吉祥物,CeraVe 巧妙地利用這些平台傳達其核心訊息,並再次強調其作為與皮膚科醫生共同開發的品牌地位。

1資料來源:由 APLUSA 及其他合作夥伴於 2024 年 1 月至 2024 年 5 月期間在皮膚化妝品市場進行的調查,涉及 29 個國家的皮膚科醫生。

2 資料來源:#1 建議的皮膚化妝品得到以下各方支持:

  • 美國皮膚科醫生: CeraVe 是美國皮膚科醫生中 #1 推薦的皮膚化妝品。資料來源:IQVIA,ProVoice 調查,截至 2025 年 1 月的 12 個月滾動資料。
  • 美國藥劑師:CeraVe 是美國藥劑師中 #1 推薦的皮膚化妝品。根據 2025 年 6 月的獨立全國藥劑師調查。
  • 美國兒科醫生:CeraVe 是美國兒科醫生中 #1 推薦的皮膚化妝品。根據 2024 年 6 月 ProVoice 國家兒科醫生調查。
  • 加拿大醫療專業人員:CeraVe 是加拿大 N°1 全科醫師(或醫師)推薦品牌、N°1 兒科醫師推薦品牌、N°1 藥劑師推薦品牌,以及 N°1 醫護專業人員推薦品牌。資料來源:IQVIA,Provoice 調查 2024 年第二季至 2025 年第一季。

3 資料來源:Nielsen Data

CeraVe 簡介
CeraVe 成立於 2005 年,由皮膚科醫生共同研發,是首個也是唯一提供完整全系列的品牌,包含必要的神經醯胺和 MVE 多層釋放乳化技術,幫助肌膚恢復天然保護屏障。CeraVe 擁有全系列護膚產品,遵循皮膚科醫生建議的步驟:清潔、治療、保濕和保護。此品牌的使命是為大眾帶來治療性護膚品。更多資訊,請瀏覽 CeraVe 的 Facebook 專頁(@ceraveusa)、Instagram 帳號(@cerave)、TikTok 帳號(@cerave)、X 帳號(@cerave),或瀏覽 www.cerave.com。

聯絡方式:

Mia Kain

Daria Sprague

CeraVe

Ogilvy

mia.kain@loreal.com

daria.sprague@ogilvy.com


CeraVe 慶祝「與皮膚科醫生共同研發」護膚品二十載:向皮膚屏障科學與創新致敬的 20 週年慶典

Ted Lain 博士和 Tom Allison
CeraVe 慶祝「與皮膚科醫生共同研發」護膚品二十載:向皮膚屏障科學與創新致敬的 20 週年慶典

CeraVe 20 週年慶典小組
CeraVe 慶祝「與皮膚科醫生共同研發」護膚品二十載:向皮膚屏障科學與創新致敬的 20 週年慶典

Dustin Portela 博士
CeraVe 慶祝「與皮膚科醫生共同研發」護膚品二十載:向皮膚屏障科學與創新致敬的 20 週年慶典

Ted Lain 博士
CeraVe 20 週年慶典出席者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記者古高樹、虞淳雅 / 台北報導

皮膚斑點問題是不少亞洲人的困擾,醫師也表示,東方人的膚質更容易因為光老化而長斑,現在的醫美技術大多都是用雷射來處理色素問題,現在科技再進步,韓國研發了結合AI科技的新雷射技術,療程更精準,也讓醫界有了更多選擇。

炎炎夏日大太陽曝曬,一不小心就可能長出曬班,除此之外,雀斑、表皮斑等皮膚色素問題更是傷腦筋,有超過七成的亞洲人深受困擾。

民眾:「生完小孩之後,就是那些斑斑點點,就是開始一直冒出來這樣子,對,然後就會變得越來越不愛拍照 。」

這位女士說出不少人心聲,皮膚斑點形成原因複雜,基因、荷爾蒙、老化和發炎,還有紫外線造成的光老化都是可能因素。

皮膚科醫師彭賢禮:「(光老化)對東西方是有點不同的,東方人比較容易出現斑點,斑點呢,像你的一些表淺的斑點,雀斑,曬斑這些就容易出現,你過度曝曬的話還是會,皮膚的整個質地,皮膚的膚色會變暗沉 。」

皮膚科醫師鄭國良:「它的作用原理就是透過一個高強度的,532奈米波長的一個,雷射,去激發一個純光機械效應的作用,也就是一個震波效應這個作用,震波效應能夠把我們的斑點,去做一個很有效的全程的破壞跟剝離 。」

亞洲人皮膚色素困擾多 治療技術再進化 | 生活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然而不管是哪一種療程,在施作前都一定要經過醫師專業評估,對自己健康才有保障。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